濒危动物——鬃毛利齿狐蝠

鬃毛利齿狐蝠(学名:Acerodon jubatus):头体长178-290毫米;没有尾巴。前臂长125-203毫米,翼展1.51-1.7米。体重达1050-1200克,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之一。雄性比雌性更大更重。该物种头部前额和侧面为深棕色或黑色,肩部为红棕色,下背部和下体侧为深棕色或黑色。颈背处从奶油色到金黄色。脖子后面有一条细长的橙色线条。黄色毛发多少有变化的散布的在整个皮毛上,特别是在下半身。颜色的变化和年龄、性别或生长的地区无关。
它们可以飞行达40公里觅食,主要吃多种的果实,尤其是无花果。由于它们专吃果实,可以帮助传播种子,对森林的重植有很大贡献。是菲律宾的特有物种,菲律宾政府正有计划保育鬃毛利齿狐蝠,免受灭绝的威胁。它们的数量曾逾千只,但因失去栖息地及遭猎杀而大幅减少。

鬃毛利齿狐蝠头体长178-290毫米;没有尾巴。前臂长125-203毫米,翼展1.51-1.7米。据报道,体重达1050-1200克,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之一。雄性比雌性更大更重。与狐蝠科(Pteropodidae)中的其他蝙蝠一样,该物种具有大而明亮的眼睛;相对简单的外耳具有连续的边缘,耳朵尖长,大约和嘴一样长。每个蝠翼的第二个趾上都有一个爪子。颅上具不完整的后眶,伴有眶上孔。除了最后两颗磨牙外,牙齿尖锐。
鬃毛利齿狐蝠在喉部和耳膜上的皮毛很短和稀少,在翼膜上没有。体上皮毛短而光滑,颜色有很大差异,头部前额和侧面为深棕色或黑色,肩部为红棕色,下背部和下体侧为深棕色或黑色。颈背处从奶油色到金黄色。脖子后面有一条细长的橙色线条。黄色毛发多少有变化的散布的在整个皮毛上,特别是在下半身。颜色的变化和年龄、性别或生长的地区无关。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) 2016年 ver 3.1——濒危(EN)。
列入《华盛顿公约》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。